【頑固性手部濕疹】-江承訓中醫師
■ 27歲年輕人,頑固性手掌濕疹一年,潰瘍、流水、疼痛。只好帶著手套工作。調理頗費心思。有幸最終在3個月的療程後,達到穩定。
■ 主要處方: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
並衛教忌食辛辣,更重要的是應保持愉快心情。情緒鬱悶往往是慢性濕疹的一大推手!
■ 27歲年輕人,頑固性手掌濕疹一年,潰瘍、流水、疼痛。只好帶著手套工作。調理頗費心思。有幸最終在3個月的療程後,達到穩定。
■ 主要處方: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
並衛教忌食辛辣,更重要的是應保持愉快心情。情緒鬱悶往往是慢性濕疹的一大推手!
■ 33歲的C小姐,雖然產後已4年多了,卻仍在今年的2月份出現了非哺乳期乳腺炎。計算到7.17初診這天,此乳腺炎已持續5個月,中間也經過了抗生素、類固醇的治療,但效果不佳。
在護士陪同下進行診察。可見到,在乳頭及其左上方共約7*5cm2大小的暗咖啡色素沉積及周圍皮膚的泛紅充血。同時,有3-4個潰口。可見到小膿點,有滲液。C小姐此時還蓋著紗布,需要每天更換。
觸診之,則可摸到約3*5cm的楕圓形腫塊,質地頗充硬,按壓作痛。
C小姐因為看到了我曾經寫的乳腺炎醫案,因而來診。
■ 首先,我使用了小柴胡湯+桔梗石膏2週。在滲液稍得控制後,我注意到底下的囊腫並未縮小,觸之仍是繃繃硬硬的。於是轉用葛根湯+桔梗石膏。就這樣,發炎、滲液、腫塊,每週每週地改善。到9/11的今天,近2個月的治療下,潰口完全收斂,皮膚長了回來,也不再有滲液、泛紅了。而皮下的腫塊,則約剩1/3大小。由於已無發炎,按壓之也不再疼痛,當然,紗布早已不需要,能見到的就是乾乾淨淨的皮膚而已,以及咖啡色的色素沉積。
■ 最後,對於有興趣了解經方如何治療乳腺炎的朋友,附上璞和中醫官網的連結,有較詳細的內容可以閱讀參考。
#經方治療乳腺炎 #中醫治療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 #慢性乳腺炎
【幼兒蕁麻疹】
■ 朋友帶著3歲的女兒來看診,說是蕁麻疹一年了,關節處紅、癢,整個背部呈現粗粒粗粒的感覺。
小朋友不自覺地抓著搔癢處,常常要吃抗組織胺和外擦藥膏。長期這樣吃著藥也不是辦法,於是來看看中醫能否幫上忙。
小妹妹可愛又無辜地坐在媽媽的懷裡。倒是很勇敢地一點也不怕生。而且,白白胖胖的小手,圓圓潤潤地臉龐,嘴唇臉頰也紅透透的像個小蘋果。確實是長得很好,於是
我問:『食慾好嗎?』
媽媽:『很好!很會吃!』
我:『活動力好嗎?』
媽媽:『很好啊!精力充沛!』
我:『容易流汗嗎?』
媽媽:『會啊,玩起來都滿頭大汗的!』
我:『有沒有鼻子過敏啊?』
媽媽:『有ㄟ!時不時會流個鼻水…』
我:『會打呼嗎?』
媽媽:『會耶!醫生怎麼知道!?』
我再把把脈,是又滑又實的脈。看了一下咽喉,扁桃腺沒有腫大,但咽部偏紅。
這樣,這就是中醫所謂的肺熱。中醫說肺與皮毛相為表裡,肺熱,或者說代謝狀態比較旺盛,熱要往外散,所以汗出多,皮膚癢。因此,要開肺,要清熱。所謂的開肺,其實就是調節毛細孔通暢度,通常是使用麻黃這味中藥。
那麼,我給小妹妹開了麻杏甘石湯。每天4g,非常小的劑量。
一週後回診,背部粗粒感覺消失!光滑平坦!手肘的紅疹也消失,鼻塞鼻水明顯改善!
【衛教】
■ 我讓家長再帶個1週分的麻杏甘石湯回去。同時衛教,這樣的小孩子是需要多運動多出汗的。千萬不能只待室內,更要往戶外跑,消耗體內多餘的熱能,這樣蕁麻疹才能根治!
【婦人遇熱抖腿案】
三個月前,一位婦人,69歲,來找我看診。
她說本來要去辦事,看到路上有家中醫診所,就想說順便進來看一下。
病人說自己是右肩痛,很多地方都看不好,我當時想會不會是五十肩,五十肩的療程真的磨人,但如果不是,一般不至於拖太久。
我的診斷是肩前肌群發炎,並不是五十肩,說需要針灸,病人問:『沒有推拿喔?』
我說:「同樣的時間,推拿的效果沒有針灸好啦!」
『好吧!試試看。』
不過,在施針的時候,病人和我說另一個症狀,她說自己晚上腳會抖動,而且是遇熱就抖,也就是說,沒有蓋被子的機會,只要被子一暖,腳就抖不停,夏天甚至整晚腳都要吹電扇才行,不然還是抖。
我從來沒有遇過這種症狀,她也說這很久了,只是自己遇到醫生就會試著問一下什麼原因,也沒有醫師給過她明確的回答。
出於好奇,雖然不知道原因,也沒有解決辦法,我還是把了她的脈,發現右尺明顯浮大,所以我認為是大腸有熱造成的,但是病人也沒有便秘,所以我只用了清下焦熱的「知柏地黃丸」。
以下是全部的配方:
知柏地黃丸 5g
小柴胡湯 4g
厚朴 1g
紫蘇葉 1g
除了知柏地黃丸,其他都是用來緩解肩痛的。
第二次回診,肩膀好約一半,持續針療。
我再問腳是否還是抖,病人說沒有改變,但我發現右尺的浮脈已經沒有了,這次反而是左手的尺脈變浮,理論上這是小腸經有熱。於是我再改了個方子。
葛根湯4g
導赤散3g
豬苓湯4g
除了葛根湯用來治肩痛,導赤散和是用來散小腸經熱邪,豬苓湯是散下焦熱邪,既然遇熱會抖,熱邪是基本沒跑了。
第三次回診,肩痛剩一點
然而我關心的還是腳抖而不是肩痛,這次左尺的浮熱感也沒有了,但狀況還是沒有好轉,脈像已轉好但症狀沒變,可能這真的是我命中治不到好的症狀,我那時是這麼想的,既然腳抖又怕熱,我就給豬苓湯+芍藥甘草湯吧!
我給她:
葛根湯 3g
豬苓湯 4g
芍藥甘草湯 4g
第四次回診,肩不痛了,只是因為頸部緊繃來找我。
這篇醫案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藥生效了,病人現在腳可以不用吹電扇而不抖,很好,果然處理疑難雜症,中醫就是牛,且不知病也可治病。
所以這次我沒有改方子,照上次方子給藥。
其實我從來都不知道之前的藥是在試錯還是為之後見效的芍藥甘草湯舖陳效果,反正成果出來了。
寫出醫案,為中醫的醫案之海貢獻一小滴水。
【骨折後腳踝水腫】寫於2022年11月1日
■ 52歲的Q女士,不慎於今年5/28日跌倒,造成右足第4趾骨骨折。經過醫院治療後,X光片顯示,在8月底時骨折已癒合。但是,100天過去了,工作為老師的Q女士,站在講台半天下來,到了下午腳踝就浮腫起來,同時走路仍覺無力。因此,於9/9來診。
■ 9/9來診時,外觀可見其右踝外側浮腫,稍有暗瘀色感,腫處按上去軟軟脹脹的,並沒有明顯的壓痛,走路時足底會痛。Q女士說到,她一骨折,腳就被固定起來,好不容易骨折好了,全家又輪流確認COVID,在家關了很久,不知道是否因此而水腫不退?
■ 這種遷延不癒的外踝水腫,骨頭早已癒合,顯然是軟組織或末稍循環不良導致。Q老師腹部、下身顯得較胖重,人也乏力,脈也弱,因此,我認為應該使用增加心力,溫陽利水的處方。便給予真武湯+桂枝湯合方(水劑)。
■ 9/17 回診:服用真武湯+桂枝湯後,足底的疼痛消失了,但右踝依然腫脹,每次久站,每到下午,還是足踝浮腫,鞋子沒法穿,並且容易腰痠背痛,我改方真武湯+桂枝茯苓丸(水劑)
■ 9/29 回診:足踝依然腫脹,Q老師心情無奈且低落,已經4個月了,足踝還是腫,看不到康復的日期…。正當我感到愧疚時,突然想到了治療中老年女性下身胖重、膝蓋浮腫的防己黃耆湯。我想,雖然Q老師病灶在足踝,但防己黃耆湯的腹大鬆軟、下肢浮腫、膝腿無力,脈弱,Q老師完全符合。於是改方防己黃耆湯,水劑。
■ 自此,Q老師便沒有再回診。3週過去了,我時不時會想到此例。於是主動連絡Q老師,得到的回覆是,她已經好了,便沒有回診。終於,在10/27日時,Q老師來診,她說,最後一次的藥最有效,1-2天後就開始改善,服完1週藥時,水腫便幾乎都好了。
我記住了!將來再遇到這樣的體質的腳踝浮腫,防己黃耆湯將是我另一重要武器!!
ps. 仔細注意,可以發現,仍水腫時,Q老師穿的是寬鬆的涼鞋,水腫退後,Q老師穿的是布鞋了!
【 口腔潰瘍,嘴破疼痛難耐】 – 江承訓醫師
■ 54歲的王小姐,有嚴重的口腔潰瘍。
談話中,即可注意到王小姐的左下唇腫如香腸,張口後,則見一約3cm*1cm又寬又白邊緣充血的長條形潰瘍面。說真的,這樣的潰瘍面,光看我都覺得痛。
事情是這樣的,4個月前,王小姐開始此起彼落的口腔潰瘍,A傷口還沒好,B傷口又開始破潰了,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左下唇的這處。這3個月來,試過多種方法,就是不消。並且破口沒有縮小的趨勢。
王小姐說她的口腔整天都熱熱麻麻的,吃東西痛,喝東西痛,講話痛,碰到也痛。已無生活品質可言。同時,伴有排便不暢,腹脹,胃酸逆流。這樣的狀況更加重了她原本就憂鬱、焦慮的、低落的情緒。
脈稍沉略滑。髮烏黑,面油光,雖憂鬱,眼有神。
這樣,我想這是比較純粹的熱證,因此捨棄了甘草瀉心湯,選用黃連解毒湯+大黃甘草湯的合方。此名「大黃甘草解毒湯」,是黃煌教授的創見。我曾經在南京跟診時看過黃老師以此治療一位中年男性頑固性的口腔潰瘍。
處方:黃連7.5g 黃芩15g 黃柏15g 梔子10g 大黃5g 生甘草15g 5劑 水煎服。
● 4天後二診,疼痛大減!潰瘍面未見縮小,口腔熱麻感消失。已可正常進食。原方續服。
● 2週後三診,潰瘍面明顯縮小,諸症大減,原方續服。
● 3週後四診,潰瘍面已全收!同時反饋,服用該方引起排便後,腹部感到輕快而人輕鬆。
● 一個月後看診。口腔一安好!4個多月來的潰瘍終得平息!
■ 黃煌老師的《經方使用手冊》:「大黃甘草解毒湯,是口腔黏膜病方,適用於黏膜紅腫糜爛、脈滑數者」
#黃連解毒湯 #大黃甘草湯 #大黃甘草解毒湯 #口腔潰瘍
【暈眩症】【耳神經上血管壓迫】
■ 32歲的郭小姐,從2022年10月起,開始嚴重的暈眩症。在西醫門診治療後,天旋地轉消失了,取而代之是頭重腳輕,人感覺輕飄飄的,尤其在走路時最為明顯。
郭小姐是這樣描述她的頭暈的──「頭重腳輕,重心不穩,走路感覺不踏實,要很費力地維持穩固的步伐」另外「總覺得人很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
這樣的狀況已嚴重影響到她的日常生活,因此,郭小姐很積極地進行許多檢查。一開始被懷疑是美尼耳氏症,最後在電腦斷層後發現在耳神經上有個較大的血管,大概率是其壓迫到耳神經所導致。
■ 手術風險太大,建議藥物治療。
西醫的治療是每3-4週去打針,自費的循利寧。郭小姐說「很貴!」。無論如何,至少天旋地轉是控制下來了。目前症狀一如上述,頭重腳輕、腦昏重、乏力,走路不穩,深怕跌倒。
郭小姐156cm/44kg。膚白嫰,纖細的女性。脈非常的鬆弱無力。結合她的症狀,給予真武湯水劑。
十天後,脈力改善,精神好轉,郭小姐說人從50分進步到70分。效不更方,但再一週的真武湯水劑後仍覺得只在70分徘徊。
轉方桂枝湯+大量葛根(50g)+川芎。10天後回診,感到明顯進步,來到80-90分了!
郭小姐說「我很久沒有這麼輕鬆了,但是,這陣子剛好是過年,放假在家了10天,如果開始上班後,仍可維持這樣的效果,我更能確信是這個處方的功效!」
再10天,經歷了開工,以及月經來潮(通常mc來會很糟),仍維持在90分。郭小姐確信了是桂枝湯+葛根的效果。
■ 由於西醫檢查的結果是「耳神經上血管壓迫」並且給予循利寧。郭小姐曾疑惑為何不開促進血液循環的中藥。需強調的是,根據她明顯的柔弱桂枝體質,臉色如此白淨柔嫰,是禁不起活血化瘀藥的。如果服用大量的紅花、桃仁、赤芍、牡丹皮,大概率會讓她更加疲乏、虛弱。因此,從體質切入才是正途。或者說,當我們經方起效時,通常患者是除了局部症狀改善外,整體個人也感到舒服而精神增加。這是相當重要、不可輕忽的重點。